字級:
:::
國際性別通訊
第三十六期通訊

出刊日期:110年08月    

這一季的臺灣籠罩在疫情的威脅之下,我們在措手不及中開始經歷去年世界上多數國家的生活,店家歇業、在家工作、遠距學習與會議……我們也切身感受到各國際組織所疾呼照顧負擔、家庭暴力等疫情下的性別議題。本期「人物速寫」介紹從媒體轉換跑道至俄羅斯政界的奧克薩娜‧普希金娜(Oksana Pushkina),以及她如何在暴力增長的疫情中,持續與政府和民眾對話,推動反性騷擾與家庭暴力立法。

 

疫情不僅加劇了性別不平等,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資源落差也因此顯露無遺。先後在墨西哥與巴黎舉行的「世代平權論壇」,透過逐步建立跨國、跨部門、跨世代夥伴關係網絡,以及六大議題領域的提出,期待能扭轉全球停滯的性平腳步、加速推動疫情後的性平議程;特色組織「開放社會基金會」亦展現了對不同國家民主自由方案的資助行動,如何有助於減緩全球不平等。

 

當各國人民陸續開始接種疫苗、進入重建經濟的後疫情時代,透過融入性別觀點的復甦政策促進更平等的未來,便成了當下的關鍵課題。「APEC視窗」分享本次婦女與經濟夥伴關係工作會議中,經濟體所提出涵納女性而提升金融與數位包容性的政策,包括加拿大以「性別成果架構」來檢視預算編列,以及俄羅斯協助女性經濟的數位轉型,都值得我國參考;「主軸議題研析」摘譯聯合國婦女署「COVID-19與財政政策」簡介,說明如何透過性別預算工具評估政策忽視的性別落差,並將預算有效用於能夠回應性別的復甦政策。「在地發聲行動」則記錄了「加速婦女經濟賦權」線上論壇和「2021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兩場活動,兩者不約而同指出,強化在女性賦權和性別平等的資源投注,是達成永續未來的重要策略。

最後,〈探索明天:運動場上的性別平等〉一文呼應7月底舉辦的東京奧運,梳理女人與運動的關係,以及體育領域中性別倡議的發展,讓讀者在家防疫、欣賞精采賽事的同時,也能思索如何共同打造運動場上平等的明天!

 

新聞焦點

【特色組織】開放社會基金會:投資民主自由,促進平等社會|李芳瑾

【人物速寫】從媒體到議會:為俄國受暴婦女發聲的Oksana Pushkina|王俞涵

【UN瞭望臺】世代平權論壇:夥伴關係加速全球性別平等|張琬琪

【APEC視窗】APEC婦女經濟政策夥伴關係會議:性別包容行動|連 翊

【主軸議題研析】COVID-19與財政政策:性別回應預算的應用|李世明

        探索明天:運動場上的性別平等|陳慧怡、蔡宜文

【在地發聲行動】第65屆非政府組織周邊會議與「加速婦女經濟賦權」線上論壇|張琬琪

        2021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投資亞洲 創造永續韌性新紀元|廖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