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活動花絮
鄉村居民性別意識培力工作坊_東區場
 辦理日期:108-05-10
 活動地點:光豐地區農會
 參加人數:58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協辦單位:光豐地區農會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計畫內容(摘要):
胡秀蘭老師傳授弓織技法

為普及鄉村居民性別意識,提升性別敏感度,與花蓮縣光豐地區農會合辦工作坊,除結合鄉村性別平等種子師資人力資源外,規劃專題講座、性別專書導讀、性別議題影片賞析、分組討論及小組分享等課程內容,以探討重要性平觀點,強化與會人員經驗分享及公共議題討論能力。

 

 詳細內容:

  本次活動出席的學員主要來自花蓮、臺東、宜蘭等地區的農、漁會成員,及社區發展協會成員。由農委會鄉村性別平等第一屆種子師資張慈惠(亦為成功鎮農會家政指導員)以「職業大風吹:消除職業性別隔離—女性創業經驗分享」為題,同與會學員共同探討國、內外職業性別隔離的情形,並舉花東地區女青農為例,傳遞破除職業性別隔離將有助於人力資源的運用,並提高婦女就業率,促進職場多元生態。

  【性別主題影片賞析】播放由周旭薇導演之《家好月圓》影片,內容著重探討家暴、習俗與文化的影響,拍攝手法十分貼近你我的生活,是一部難得的本土性別平等教材,同時,並藉由此部影片,為下午的「分組討論」提供更為豐富的素材。

  藉由上午專題講座中所提及的觀念,輔以上述影片做為引導,讓與會學員從中尋找問題並與自身經驗結合,做為下午場分組討論時議題連結的參考。【分組討論】由第一屆鄉村性別平等種子師資擔任帶領人,包括是來自臺東縣太麻里地區農會南坑家政班林美麗班長、臺東縣成功鎮農會張慈惠家政指導員、臺東縣農會巧藝班陳麗姿班長。帶領老師引領各組成員自選一首歌、一則MV或廣告後,分析其中所隱含的性別刻板印象,探討刻板印象的成因外,亦提出解決方法。在資深講師的帶領下,學員們協力完成相關討論事項,並各具風格的完成小組報告。整的來說,【分組討論】的進行不僅協助觀念的釐清,更有益於新知識的吸收。學員們除主動發言外,並以極具個人特色的方式分享討論心得,也讓承辦人收獲不少。此外,學員們對於性別影片賞析也給予高度評價,因為適當的影片實有助於與自身經驗的連結。

  工作坊最後並邀請那都蘭工作室的胡秀蘭老師及將博.里漢分享太魯閣族特有的弓織,並協助與會學員體驗弓織,期間亦提及其族人除女性編織外,男性也編織,且女性編織時所需的器具由男性協助製成,充分展現分工合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