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歷年會議主題
年次 : 106
名稱 : 2017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國際論壇
承辦單位 : 台灣女性影像學會
協辦單位 :
活動日期 : 106-10-14~ 106-10-22  時間:14:45~ 14:45
地點 :台北市光點華山、新北市府中15
聯絡人 :
電話 :
電子郵件 :
活動說明 :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自 1993 年開始辦理,今年將邁入第二十四屆,為歷史年份僅次於金馬影展,歷久不斷創新且與時俱進的議題性影展。歷年來女性影展以影像為教材、以議題導引,透過女性/性別影像創作,傳遞性別教育理念,建構性別平等溝通平台,再現開放民主、尊重差異、包容多元之性別多元意識,啟發觀者女性自覺,省思性別刻板印象,以落實性別平權信念。同時,積極鼓勵國內女性影像創作者重視社會現象、弱勢女性議題,並呼籲大眾一同關注,如多元族群(客家或原住民等)、跨國移民(移工及新移民)、居住正義(都市更新、環境保 護等)與其他社會議題(性別暴力、青少年犯罪等)。      


藉由影展系列活推廣女性影像,之於創作者提供常態性發表平台,之於閱聽 者提供經常性展演與播映,同時在性別平權推動上亦扮演不可或缺之角色,肩負性別教育之社會責任,藉由影像媒介提供對話空間與反思機會,之於業界亦是資源培力與國際交流之重要窗口。      


活動目的  


一、 國家行銷,推廣性別平權 藉由國內外影人交流活動,有效吸引媒體持續報導,引發話題並獨領風騷,成功聚焦女性影像。透過臺灣國際女性影展的發表平台,將臺灣影片及臺灣多元文化議題介紹給國際影人,並推廣至國際,推動性別平權及多元文化,不僅增加不同性別/年齡/族群之觀影人潮,更在國際綻放屬於各種性別/族群認同的瑰麗色彩!  

二、 資源整合,思潮推動政策利基於國家對於性別主流化之政策走向,以及對於影像從業人才培育之資源 投注,臺灣國際女性影展提供展出映演平台,更同時整合公部門、私人企業 及婦女團體等單位資源,共同推動性別教育以喚醒自覺並賦權培力,不僅成為性別思潮推動之先驅,亦是女性影像創作者的後盾,平衡業界懸殊之性別比例。從改變產業性別結構,進而影響政策。  

三、 共識凝聚,平衡城鄉差異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實為一跨領域,且同時涉足業界與學界之活動,能凝聚各  領域相關人員之向心力,促進產學合作,豐富性別影像論述,平衡城鄉性別 影像資源差異,吸引民眾關注多元議題,拓展公民視野。  

※活動議程:國際論壇/大師講堂共 5 場。
 

 

 

 

 

 

 

10/14()

1610

1700

 

 

 

 

 

 

 

 

光點華山影像 穿廊

 

 

 

 

 

 

 

【國際論壇】 路邊壇   屬於 原住民的正義

*主持人:柳巧蓁

*與談人:

石曉梅  駐台北貿暨公共事務

副處長

謝孟庭-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專員 巴奈|卑南族、原轉小教室發起人之一歌手、創作者、 倡議者

思嘎曦谷|賽德族德魯固群。具有政學、電影

與視覺人類學多重研究領域在臺灣與法國的養成背景

 

 

10/15()

1130

 

13:30

 

 

 

 

光點華山電影館 2F藝文廳

 

 

 

【國際論壇】

       環遊國際

*主持人:羅珮嘉

*與談人:

胡安妮《性愛包裹小心輕放》導演 埃琳娜奈法薇妮《我是世上的一抹曙光》導演 梅拉諾索哈澤    《我是世上的一抹曙光》助理導演

奇奇菲比安提《帢拉萊:性別萬花筒》導演

10/17()

府中15│第一

女影『新』勢力

*主持人:羅珮嘉

11:00-

大教室〈新北

台灣

*參與人:

13:00

市板橋區府中路 15 號〉

蘇鈺婷    《祝我好孕》導演

 

 

10/21()

1400

1600

 

 

 

光點華山電影館 2F藝文廳

 

【國際論壇】 鄭淑麗 X 李幼鸚 鵡鵪鶉

大師講堂

*主持人:林書怡 引言人:柳巧蓁

*與談人:

鄭淑麗|《體液 Ø 》、I.K.U》導演   、藝術家李幼鸚鵡鵪鶉|知名影評人、藝術家

10/22()

 

 

光點華山電影

【國際論壇】

*主持人:范情

1130

    

*|中華民關懷總會副

館 2F藝文廳

1300

種模

蔣月琴|台北市  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

成果報告 :

單位名稱:

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像學會

方案名稱:

2017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國際論壇

辦理時間及地點:106/10/1415172122台北華山、市府中15

方案執行情形:

 

2017 台灣國際女性影於影展期間共舉辦 5 場論壇

 

一、路邊野壇 : 屬於原住民的正義

這一年來,台灣的原住民歷經了許多風風雨雨和苦難,然而,這樣的煎熬不該是原住民獨自承擔。所有在這座島嶼上的人們,關於土地的正義,關於自然環境的守護,沒有人該是局外人。盼能藉著《伊努克的怒吼》這部電影,共同探討台 灣原住民以及伊努克人本該擁有,卻被強行剝奪的「正義」。  

 

二、女導演早餐日談 : 女力崛起‧環遊視界

在週末的早晨,伴隨呵欠與懶腰,在女導演們還在睡眼惺忪、毫無顧忌的時候,瞭解她們每一個人最赤裸的創作歷程;在她們最放鬆、自在的時刻,透過她們彼此間如閒聊般的對話,知曉女性工作者在世界上每個角落上,常會面臨怎樣創作環境。  

 

三、女影新勢力-台灣女導演高峰會

女影不僅為影迷、為學術,更為台灣及世界的女性導演服務。這次我們想要知道,該如何立下女影的下一個里程碑,聚集優秀女性創作者於一室,討論影視脈象、替女影把脈。      

 

四、大師講堂-鄭淑麗 X 李幼鸚鵡鵪鶉        

當兩位台灣酷兒巨擘相遇時,他們各自所代表的性別、電影與藝術之觀點,會激  盪出怎樣的衝撞與火花 ?  

 

五、深度議題:羈絆‧繫絆的百萬種模樣

當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轉化為「照顧」與「被照顧」對立局面,既複雜又難以割捨的愛恨情仇,便日復一日地重演。長照近幾年來儼然成為政府及民間團體重視的議題之一,政策推動、新聞報導、婦女團體另組專案團隊…等,都不斷提醒著此議題的急迫性。或許你我都還未深陷於此複雜難理的關係之中,但,終得做好準備,面這世界上各種甜蜜卻深沉的繫絆。  

 

效益評估:

 

1. 性別思潮推動,結合公領域議題,邁向公民社會之完整女影今年舉辦 5 場國際論壇,藉此建立交流平台加深觀眾對影像創作、議題的討論與思考。例如透過【女導演早餐日談 : 女力崛起‧環遊視界】國際論壇,不同族裔女導演親身分享創作歷程與生命經驗,讓民眾了解族群與性別因素對於影像創作的影響,使觀影不再僅是娛樂,亦是認識議題、各個社會階層雙向交流的平台、空間。  

 

2. 多元女性形展現象、進行國際交流、發現更多新生可能路邊野壇為今年論壇形式的創新,結合影片議題與時事議題,放映結束時 參與的民眾相當的多且踴躍。突破場地的限制也開創了論壇的可能性。  

 

3. 創造女性共識,放眼國際 邀請在電影拍攝過程中擔任不同職位的國內外影人一同對談,展現多元女性 形象,也讓國際影人認識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同時藉由影展各式活動讓國際影人認識台灣文化,進行國家行銷。  

 

4. 增加藝術對話之可能性酷兒大師鄭淑麗講堂人潮滿滿,其中藝術性及性別性讓觀眾趨之若鶩,講座 之後的場次更是傳出捷報,透過影像與論壇主題的結合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檢討及建議:

 

1. 議題聚焦性:

羈絆議題系列講座可以搭配影片談論更聚焦的議題,例如明確的要談論長期照護呢?還是討論托育政策等等,大師講堂的部分可以針對藝術性及作品性質討論,提綱挈領,讓觀眾在參與的時候可以有更多收穫。例如,印出紙本題綱讓觀眾可以更聚焦藝術性的學術論調。      

 

2. 論壇參與人適切性評估:

【台灣女導演高峰會】及【深度議題:羈絆‧繫絆的百萬種模樣】兩個參與民眾比較,在專業領域上面的參與人若能聚焦於產業參與者,可以更直接的討論到組織的角色及相關政策研擬等等。女影的論壇參與的觀眾比較屬於對公共事務參與有初步興趣的民眾,論壇所提供的資訊量大且專業性高,可能會讓民眾提高意願。      

 

3. 論壇形式轉變之思考:

以今年【路邊野壇 : 屬於原住民的正義】及【深度議題:羈絆‧繫絆的 百萬種模樣】的成功,讓團隊後續檢討建議時也提到要如何達到更有效 的資訊傳遞及論壇的形式改變。往後的論壇跟影片及時事扣合的緊,現場的迴響及討論度相對高。若針對細節議題可以考慮更小型精緻的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