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之境 餘鬼狂歡」為2015第二十二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主題標語,旨在面對當代未知處境,透過女性獨特勇敢與冒險精神,尋找自我、突破性別侷限與社會結構,並且回歸性別平權運動的基礎:看見差異、拒絕壓迫、與弱勢並肩前行,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今年的宗旨設定上主要聚焦於社會脈動,反思當代女性的文化形象。七大專題由國族/國家/國界的批判與反思開始,至勇敢女人超越年齡、打破傳統的時代精神。今年主視覺以星空、黑暗與跳離地球表面等元素,象徵面向未來、自由、大膽與無畏的精神,將策展論述展現於主視覺中,引領觀眾悠遊其中自在穿梭,在國內外32部精彩豐富的影像故事中,令現實與想像交相迸發,在尊重與平等的基礎上,得以將所有可能重新排列組合,實踐多元性別樣貌。
走過二十二年的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今年抱持著期待與盼望走向下一個二十年,在七大專題的節目設定與片單編排上,希望有別以往得以更求突破。女性影展做為以影像觀看社會及文化中性別議題的觀景窗,帶領大眾反觀台灣本土對於性別意識啟蒙與發展的過程,故保留了「酷兒嗶嗶嗶」延伸展現多元性別族群主體;另外,今年藉由「陰影裡的光:中國女導演作品選輯」,將中國獨立女影人的作品搬上大銀幕,一窺新世代女導演對於該社會深切的人文關懷跟獨到的藝術成就。
本年度女性影展延續台灣競賽,將台灣競賽單元獨立出來,讓台灣社會能夠看見近年優秀台灣女影人的創作精神。在有限的預算下,增加「光榮時刻:台灣競賽獎」獎金,不僅令國內影片更具競爭性也更具可看性,期待能夠提供國內女性導演在創作上的實質鼓勵,同時使競賽獎項成為導演及影片的宣傳亮點,落實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對於鼓勵與推廣性別影像創作的一貫理念,讓觀眾對於台灣本土性別影像創作者,具備更廣泛且深刻的了解。
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影像學會過去幾年對國際事務積極投入,以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串聯起亞洲各國相關團體已有所成,特別是自前年起做為亞洲女性影展聯盟辦公室駐台,身為亞洲第一個辦理女性影展之國家,吸引諸多國外影展單位及從業影人訪台進行交流!今年力邀來自美國、法國、中國、德國、匈牙利及韓國影人訪台,向觀眾進一步介紹不同國家與議題的性別影像,也跨國邀請美國紐約大學張真教授做為客座選片人,借重其具國際性的視角和觀點,豐富節目單元之中國獨立電影中的性別論述。即便在經費限制下,仍有來自香港、韓國及日本的導演及策展人願意自費訪台,進行台灣本土電影產業結構及影展辦理經驗觀摩交流。
女性影展今年亦邀請曾獲亞太影展、金馬獎、金鐘獎最佳女配角且深刻詮釋本土女性多元樣貌的演員林美秀做為代言人。她兼具公眾人物的專業與智慧,更是多元美的代表形象。女性影展特別於今年起與其他單位團體合作,策略性地積極落實下鄉計劃,特別聯合財團法人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在選片及放映上有更多機會去做性別議題發酵並且觀眾互動討論。
女性影展其運動性質展現於活動規劃上,非常重視深度論壇、專題講座及映後座談,在質與量的要求更是與其他影展活動不同。期待在影展活動中建立溝通平台,不僅拉近創作者與閱聽者的距離,同時也整合並收攏產、官、學界之間的對話,如此才得以在影像放映後持續延伸進行思考與反芻,不僅對於創作者有即時性的回饋及啟發,對於閱聽者也是具備重點式地探究及省思。今年影展選擇放映的影片觸角極廣,帶著創作者本身細膩與獨特的觀察,深具性別意識地關切許多社會議題,緊扣近年國際社會的政治議題,亦有台灣本土歷史反思與時代洪流中小人物的悲喜聚離。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用縝密的態度進行影片的審視與選定,更近距離與社會脈動對話,提供當代不同角度的視野與思考。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辦理迄今,紀錄了自九零年代以降,社會爭取基本人權、性別平權及主流化運動脈絡。回歸人權與性別運動的根基:理解、平等與尊重,如何在影像語言泛濫、刻板觀念、男性主流電影工業不斷複製的環境裡,提供對少數與弱勢的細膩關懷,讓更多閱聽者關注與己身不同的差異存在,看見不同的觀點立場與生命經驗,同時培力及賦權台灣女性獨立創作,已不僅是女影肩負的社會責任,更是對台灣本土創作環境、性別教育、人權運動的期許及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