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評估:
為達活動最大效益,預先於活動執行前兩個月設計單張傳單進行媒體廣宣,更於活動前一個月針對社會團體、婦女團體及大專院校函發公文,設計與印製海報做為張貼宣傳外,亦做為現場接待台佈置。同時,也在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官方網站與臉書上(facebook)進行訊息公告露出,故活動執行前即收到近百名網路預先報名郵件,但自發性活動參與對於報名者較無約束力,造成實際參與活動者多數非以網路預先報名。縱觀報名情形(含網路、實體及現場報名),仍可輕易發現本活動媒體廣宣策略成功,造成近乎場場報名額滿之盛況。
三天六場次的活動,以單日兩場次為主題規劃,分別緊扣三大族群議題(家庭暴力、同志平權與女性自主),主題明確且討論深入,利於參與者對於談論議題的深入認識。每場次的映後座談,現場觀眾都十分熱烈地提出想法進行分享。每場次影片放映前播放之CEDAW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宣導影片,也能夠讓觀眾清楚了解現今全球婦女權益提升與保障的工作內容,回顧並反思台灣本土對於性別主流化推動現況,不僅培養觀眾對於議題的敏銳度與性別意識,更能深入地就影片內容提出精闢地的觀察。
幾個場次的辦理,也發現主要參與活動者以女性居多,期待往後活動辦理得以吸引更多男性參與,開啟對話平台。同時也有許多性別團體及大專院校教職員參與,也藉此研習活動做為往後課程編排或教育訓練的素材,不僅促成各大性別團體與大專院校之間的交流,相信也串連起相關領域資源的分享與鍵結。
檢討及建議:
整體而言,本次活動辦理成效卓越,同時也發現教育單位及相關團體有此課程需求,有以下兩點建議:一、若針對相關領域研究或從業人員,可以工作坊的形式辦理,於報名時收納保證金,並於活動結束後發還並頒贈結業證書。二、由於本次活動執行,每場次參與人數皆達預期,若經費許可的情況下,類似活動可擴大辦理,以規格更佳的場地增加每場次參與人數,或延長活動期程以增加場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