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評估:
1. 每場人數約為40-45人,活動人數達成率100%。
2. 在綜合座談上,參與者不論是因工作相關或生活上切身經歷,皆踴躍就其實際生活場域面臨的問題提出討論,對於預期增進參與者相關法令知識及討論解決策略確實能有所助益。
3. 透過活動中CEDAW影片之播放,增進在場成員對國際公約之了解。
4. 滿意度量表呈現講師專業與自我學習成效兩部份,三場參與者此兩部份之滿意度呈現皆在同意與非常同意這兩區塊。有達議題內涵傳遞成效。
檢討及建議:
一、活動規劃
1.人數: 如上表之人數與比例之呈現,男性太少,也許是議題名字的偏重性,但建構婦幼安全社會更需另一性別也有正確的認知。宣傳單製作的吸引度或能多些大型海報張貼在民眾易於接收的地方如7-11附近,除機構、單位資訊流通性外或可收民眾宣傳之效。
2.以資訊的內容、傳送、接收三點來看:
(1)內容: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三大場域與人生發展三大階段:家庭、學校、職場,去做暴力與安全的討論,是期望婦女在整體生活上都能有安全意識提升與增權。理論與實務的偏重每場不太相同,在有較多案例討論的場次,有參與者期望可以增加為一天較有討論時間。
(2)傳送:講師的邀請皆為各領域裡的專家,比較可惜的是因公部門長官時間變動性大,因此第三場次於活動進行中方知王如玄主委未能前來,在建構安全社會上由下而上(民間力量)或由上而下(政府帶頭作用)是相輔相成。
(3)接收:綜合座談討論熱烈,可感受到所辦議題的發酵。另滿意度量表回收約為1/3,當中有陳述意見者約為1/3,因此往後可多確切要求參與者交回量表並鼓勵多陳述意見以利了解成效。
3.行政部份:
(1)場地:場地為里民活動中心,位於巷道內,附近無方便停車處,因此開車前來之講師若要先幫其備好停車位則會有與活動中心內其他單位停車位爭用的窘境,另參與者也無可停車處,對於參與普及性會有影響。若能借用本身即具有會議性質的場地,對參與者與講師都較為便利。
(2)CEDAW宣導:影片宣導若藉由CEDAW小手冊的閱讀,對於內涵會有更清楚的了解;並分發影片給予其他參與之社福團體,讓資訊的傳達在會議結束後還能是進行式,而非只有來參與的人看過,期待每個參與者都是一個種子教師(有參與者曾詢問是否能發送影片)。
二、議題討論
1. 修復式司法適合運用在何種家庭傷害關係中,因現在為試辦階段,所以較是廣開大門以了解實際操作上適合或不適合的案件型態。重點是過程中去教育加害人與被害人以避免更大的悲劇與重複循環(參閱第一場紀錄)。
2. 社工系統在學校可從事一級預防與資源整合。老師須先將議題投出並了解問題有時是青少年有此需求的徵兆而非視為偏差行為(參閱第二場紀錄)。
3. 職場上雇主應宣示其對性別平等的重視(參閱第三場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