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念
本綱領的撰擬,係由民間與政府共同協力,多次對話後形塑而成,格式上有別於一般綱領的概要陳述樣態。其架構的設計,是在回顧國際婦女權益與性別平等 思潮的演進後,進一步檢視國內現況與環境,並考量施政延續性,除了將原2004年婦女政策綱領中所關切的六大領域加以擴充或合併外,並因應國內外面臨的迫 切議題,增加「人口、婚姻與家庭」以及「環境、能源與科技」兩篇,使更具完整性與前瞻性。而其基本精神,則來自對三大理念的堅持,分別是:「性別平等是保 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核心價值」、「婦女權益的提升是促進性別平等的首要任務」、以及「性別主流化是實現施政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整份綱領除了以這三大理念 貫穿全文外,各篇還分別體現該領域所要掌握的重點與追求的理想,茲分述如下:
第一篇「權力、決策與影響力」源自先前的「婦女政治參與」篇。它不但將婦女參與的面向,從政治領域擴充到經濟與社會領域,更將婦女參與的概念,從權 力的獲得提升到決策的參與和影響力的產生。同時對平等的追求也不僅限於性別間的平等,亦重視性別內的平等。這些理念的實踐都有賴一個良善參與式民主的建構。
第二篇「就業、經濟與福利」,合併了先前「婦女福利脫貧」與「婦女勞動經濟」篇。思考將就業、經濟與福利三者緊密結合,以避免攸關婦女基本經濟安全 保障措施因行政分立導致政策失能。此外,對於持續擴張的自由市場經濟可能帶來全球性災難,也主張政府必須為相對弱勢者提出保障,而「混合式經濟體制」可以 給自由市場畫出一道紅線。
第三篇「人口、婚姻與家庭」,雖屬傳統婦女議題,但長久以來婦女在婚姻與家庭這塊私領域中所面臨的困境,不但始終未能完全解脫,對於快速社會變遷所 產生的問題仍承擔重任,特別是在家庭中所扮演的照顧角色,已然成為婦女另一項沈重的專屬負擔。因此,平價、優質與普及的照顧服務是持續必要推動的工作,其 中又以弱勢群體與偏鄉人口更需關注。此外對於逐漸形成的多元化家庭,也需社會共同面對,合力解決。
第四篇「教育、文化與媒體」,除了肯定落實現行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對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性外,對於媒體雖肯定其多元與創新,但對其帶給婦女與兒少之 影響仍頗多擔憂。因此,針對媒體的自律、他律與法律規範,需有更多女性的參與和觀點輸入。此外,對於突破長期以來的父權文化束縛,需從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 化禮俗儀典著手。
第五篇「人身安全與司法」一直是婦女十分關心的議題,因此本篇除針對現有人身安全機制與法律落實,提出更具體作為外,同時亦認知到婦女人身安全的保障若缺乏司法體系的共識,終將功虧一簣。因此,藉著CEDAW國內施行法的通過,一併將婦女社群對司法體系的期待納入綱領中。
第六篇「健康、醫療與照顧」,從婦女親善的概念擴展至性別友善,強調未來如何強化利用已建置之性別統計作進一步的性別分析,據此發現健康機會與疾病 因素之性別差異,健康政策全面融入性別意涵,強化醫療與照顧體系性別敏感度,俾使不同性別與弱勢偏鄉女性獲得性別特殊性與身心並重之服務。
第七篇的「環境、能源與科技」,是一項全新的課題,之所以納入本綱領中,一方面固然是全球性的思維,另一方面也是國內環境使然。
目前國內這三塊領域重要性 日益突出,影響極為深遠,但性別意識尚未能在這些領域中提升,同時,科技的發展若缺乏對人的關懷,往往帶來全人類社會更大的隱憂,因此,打破該領域的性別 隔離,並融入性別觀點與需求,將有助於實踐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的承諾。當然,對於確保一個永續社會的環境政策,除了需要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擔負實踐者的角色 外,也需要她們在決策過程中發揮應有的影響力。
詳細資訊請點閱下列文件
性別平等政策綱領
全文下載
分篇下載
總論
一、權力、決策與影響力篇
二、就業、經濟與福利篇
三、人口、婚姻與家庭篇
四、教育、文化與媒體篇
五、人身安全與司法篇
六、健康、醫療與照顧篇
七、環境、能源與科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