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謝幸吟(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公民對話處處長)
●幕啟之前—勵馨的戲,從陰道獨白到拾蒂
勵馨基金會,1988年成立以來,一直與社會脈動在一起,服務、保護、培力、倡議,每一個步伐,有快有慢,或緊隨監督或率先發聲,勵馨在服務弱勢婦幼的路上,從來沒有缺席,而且,溫暖的形象,深刻烙印在許多人心上。
為什麼服務之外,勵馨還要演舞台劇?而且從2005年美國知名的劇作家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的「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開始,到2015年「拾蒂首部曲」、2016年「拾蒂二部曲」,連續12年演出不曾間斷。「我知道這齣戲很Powerful,而且是為終止性/性別暴力而演」,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回想為什麼要演,這是她的答案。。人稱紀姐的她用堅定又溫暖的口氣說:「要演到暴力終止那一天」。
2005年,勵馨聯合其他民間團體,首度將「陰道獨白」帶入台灣,在台北市西門町紅樓演出。2006年至2014年,勵馨自己邀請導演、舞監等專業製作團隊,由勵馨的同事、服務的個案等素人演員,展開連續9年獨立演出。「勵馨的文化,被大大翻轉了;支持者對我們的堅持,也好感動」,紀姐這麼形容。這段時間,我們足跡遍及新北、高雄、台中、花蓮、桃園、高雄、台南、與屏東。
從害羞不敢說陰道,不好意思討論,到看完演出之後,淚眼婆娑地期待什麼時候會再演?「陰道獨白」,喚醒也提升了台灣民眾對於終止婦女與少女受暴的意識,每一個到場看戲的人,都是勵馨撒下的反暴力的種子。
從「陰道獨白」到「拾蒂」,最關鍵的一步路是什麼?雖然10年的陰道獨白,每次都依然帶來滿滿的感動,但難免還是有一點點距離感,有些片段不一定能夠貼近我們在台灣的生活經驗,例如戰爭;而每年演完後,總有觀眾期待勵馨能夠發展屬於台灣版的陰道獨白,這樣的想法醞釀多年終於成熟,也就是「拾蒂」2015年的誕生。
透過台灣版的陰道獨白,了解台灣女人的生命故事;藉由戲劇的呈現,傳達台灣的性別議題,並且看見台灣在性別平權深耕的軌跡,結合勵馨直接服務的「家庭暴力與親密暴力」、「性侵害」、「目睹家暴兒少」等方案,這是勵馨演舞台劇的初衷。
●第一幕 播種.灌溉
「陰道獨白」以連續獨白形式,由女演員以不同方式表達關於陰道的經驗,時而優雅詩意,時而狂暴絕望。1996年發表,迄今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在140多個國家演出,而且都融入了在地元素,原創者恩斯勒非常驚喜,「這呈現了不同文化的女性經驗」,「相同的傷痛經驗,在世界各地都同樣能引起共鳴」,這點,恩斯勒覺得很心疼。
勵馨服務的個案組成的「光腳的愛麗絲」,在演出「陰道獨白」的過程中,漸漸被培力。「藉著陰道獨白培植光腳,看到她們展現很大的能量,這是非常棒的事」。4千個日子的點點滴滴,紀姐說得彷如昨日。
光腳的演員史瑞克說,演出「陰道獨白」和「拾蒂」,拓展了她的視野,「希望社會大眾靜下心來,聽聽每一個人的聲音」。
「我的陰道是青山綠水,原野粉嫩……」史瑞克演出「陰道獨白」描繪南斯拉夫內戰中女性受暴經驗的〈村莊〉,詮釋烽火狼煙裡又遭受暴力的婦女的處境;而「拾蒂二部曲」的受暴婦女一角,則是史瑞克最難忘的一段。演出一個多月之後,想到這裡,她依然忍不住哭了出來。

歌手羅思蓉頌唱,傳遞戰爭中被敵人性侵的傷與痛
而史瑞克「拾蒂二」那一句──「媽,我好痛」,讓同樣是光腳成員的淑真,痛徹心扉。曾經長期受暴的淑真,在婆婆與媽媽相繼過世後,選擇離婚;之前不敢離婚,是因為不想讓她們擔心。「受暴婦女不是貼標籤,只是人生某一段遭遇,不可恥」。她希望幫助和她有相同遭遇的人,勇敢走出陰霾。「我想付出,對社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這過程,是喚醒也是療傷,「剝開傷口會結痂,不剝化膿傷更深」,這是她的體會。
淑真分別在2013及2014年,演出「陰道獨白」〈潮水〉及〈憤怒〉,當她在舞台上吶喊出來,終於宣洩了情緒,「明明我沒有錯,但為什麼我不敢講」?
很多人不敢講的,還有「陰道」。「陰道」,是每個生命的出口,但長期以來,這兩個字卻常常被貶抑,在日常語言缺席。勵馨的舞台劇,看見性/性別暴力傷痕慢慢修補,也打開了「陰道」這個禁忌的話題。
●第二幕 花開.茁壯
「陰道獨白」,很直白,就是陰道的獨白,讓長期被賦予神秘色彩的生命的出口,為自己發聲,透過獨白劇,傳達女人戰勝暴力的訊息(Victory over Violence)。
但是「拾蒂」,為什麼取名為「拾蒂」?發想命名是一段有趣的過程,我們想呈現台灣味,更想走出「陰道獨白」的限制框架。定名之前,「雞掰碎碎念」、「陰道台讀」、「台灣G本」、「台灣好谷蒂」、「台灣苞美麗」、「女子潮」、「台灣好姬」、「台苞正」、「台灣bibi教」,都曾經出現過。
「蒂」這個字,在一堆的名字「一字獨秀」,經過團隊腦力激盪,「拾蒂」脫穎而出。我們給予「拾蒂」三個意涵:
一、拾起許多被人忽略、受壓迫的、受傷的女子生命故事;
二、重新檢視許多根深蒂固對女性的傳統觀點或迷思;
三、蒂,象徵女王,讓女性成為主體。
是不是真的超有感覺的?
2015年「拾蒂首部曲」,是為鼓舞曾經被性侵害/性剝削/性利用,卻依然勇敢堅強的女性!腳本包括:
一、雛妓議題:〈我今年九歲〉;
二、美軍吧檯女:〈亮的吧歌〉;
三、性侵害:〈痛痛飛走了〉;
四、插曲:運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現被害人在法律求助的過程中,遇到的歧視、荒謬、乖誕、不可思議的對待。

透過椅子堆疊表達雛妓渴望獲得救贖的情緒
2016年「拾蒂二部曲」,則聚焦親密關係暴力,說著婚姻中/約會中的親密關係暴力,也刻著目睹家暴兒童的創傷。腳本包括:
一、交往中的親密關係暴力─最好的朋友;
二、家庭暴力─圍牆裡的人;
三、目睹暴力兒童─我不是壞人;
四、歌隊串起六個插曲,運用詼諧、諷刺的方式,帶領民眾思考麼是幸福?也試圖還原鄧如雯殺夫案背後的社會脈絡,說明防治親密關係暴力的重要性。

用黑色幽默看見鄧如雯殺夫案背後的結構性暴力
2017年勵馨將繼續推出「拾蒂三部曲」,主題鎖定性/性別相關歧視、人口販運,如果你沒看過「拾蒂首部曲」或「拾蒂二部曲」,你一定不能不看「拾蒂三部曲」;如果你曾看過「拾蒂一或二」,那你更不能錯過2017年的「拾蒂三」。而2018年是勵馨成立30週年,拾蒂首部曲、二部曲、三部曲的菁華版,將是勵馨獻給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以及30歲的自己,最好的禮物。
勵馨希望透過戲劇的影響力,與民眾攜手消除暴力。在這個信念下,戲劇已經超越戲劇,而成為一場持續性的社會運動。以「陰道獨白」來說,首演迄今已為全球1萬多個反暴力組織,總共募集超過1億美元。陰道(Vagina)的V,更發展為全球反暴力運動—V-Day。代表著勝利-Victory、情人-Valentine、陰道-Vagina、以及終止暴力-Violence-free。在全球終止暴力的溫柔潮流裡,勵馨代表台灣,走在領先的隊伍裡。
●幕落之後 改變與堅持
花開花謝,但花的美麗與香氣,會一直被記憶在心版上腦海裡。就像勵馨從引進「陰道獨白」,到創作出台灣版的陰道故事「拾蒂」,戲劇,終有落幕之日,但過程中引起的社會共鳴、散發的正向能量,都會轉化為這塊土地的養份,永遠滋潤著每一個人、每一顆心。
如果只能選一個字,說明這段歷程,是哪個字呢?「一個字喔?」接著「嗯...嗯...嗯...」,再望著遠處,然後靜默,紀姐和光腳的淑真、史瑞克三人的反應幾乎一模一樣。
你也會有屬於你自己的一個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