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女性參與社會企業,推動女性創業創新概念,本會於2014年10月27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女性創新經濟論壇。「社會企業」的概念在於以類似企業的商業手段,藉由販售產品或服務,解決或改善社會問題,社會企業同時承載了社會發展或公益目標,在傳統的資本主義社會是為一種突破與挑戰。與我國鄰近且同為APEC經濟體的亞洲國家如:新加坡、南韓、香港及日本等國發展社會企業多年有成,社會企業發展的態樣也多元,其中更不乏許多優秀的青年與婦女創業者,在其國內經濟層面與社會層面的貢獻頗為顯著。
本次論壇的主題演講,我們邀請到兩位分別來自加拿大及美國的女性社會企業創業家跟我們分享他們對於創業、社會企業的經驗及看法,也請到了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梁玲菁教授來與我們分享她對於合作經濟及亞洲地區合作經濟、社會企業模式的研究。
加拿大First Power 的Donna Morton執行長以「我們要如何投資我們的錢」為主題,怎麼樣才可能讓現在的經濟體系,不再是傷害社會以及環境的?如果我們有筆錢可以投資,我們要把「賺最多錢」放在第一順位嗎?還是我們應該要把其他價值也同時思考進去?社會企業必須在吸引市場同時,也對社會做出貢獻,同時也培力了創業者以及從業人員。梁玲菁老師則是從合作經濟的角度來分析當前的世界經濟現況,並舉出了亞洲不同國家內合作社、合作經濟的案例,和我們分享將合作經濟作為社會企業的核心是否也可以作為臺灣當前社會問題的解答。肯亞線上購物平臺SokoShop創辦人Gwendolyn Floyd分享了她的理念,SokoShop是一個可由肯亞當地的手工藝創作者直接上傳自己作品販售的平台,因為操作方式容易,所需的設備只需要一台手機即可,所以得到的很大的迴響與成功,也改善了許多肯亞當地婦女的處境。Gwendolyn Floyd在演講中提到了一個能夠讓這些使用此平台的人被培力的企業生態系,也就是企業-管道-知識三者之間的互動,企業讓知識可以接觸到資本、市場,知識得以保存、持續,企業也藉著知識得以永續經營。
下午共有兩場論壇分別是農業及原住民女性相關的社會企業創業者或從業人員與我們分享經驗與想法。
有田有米的農夫吳佳玲小姐與我們聊起她的歸農路,描述一個年輕女性對於土地、務農的情感,情感或許是老而深,但她也帶來了不同的產銷模式,也就是預約訂購的概念,而預約訂購的概念不僅僅是取得生產資金而以,更重要的是與消費者風險共擔,讓消費者了解農民的宇宙觀,並且給予消費者來到產地觀察得知自己食物來源消息的機會,將消費者與自己消費的「物」拉近距離、產生關係,這其實就是本場另一位講者綠色陣線協會吳東傑執行長提到近年在日本很當紅的「食育」。吳執行長分享自己在新竹的國小實行營養午餐「食育」的計畫,看五塊錢,如何改善這些小朋友的飲食習慣。從小培養的飲食習慣,會影響成年、老年的健康,同時也影響了人如何去看待食物、農業。民以食為天,在最近食安危機不斷的臺灣,或許社會企業可提供更為有效的解決方式!
另一位與談人魏婉如是優雅農夫田園野趣執行長,她從非常不同的角度來看農村,我們總覺得農村應該要是甚麼樣子,就像我們從小被念到大的『粒粒皆辛苦』,農夫為什麼一定要很辛苦?婉如給我們一個很有趣的切入點,農夫農婦難道就不能很優雅?難道青年回農村就一定要務農,不夠能從事藝術工作嗎?答案當然是可以!優雅農夫田園野趣就做到了,土溝的土不只會黏人更提供了我們一個創新地看待農村的方式,面對農村問題時不同的解法。
原住民婦女的場次一開始,主持人林春鳳老師就帶給我們充滿原民風味的問候。卡塔文化的林秀慧執行長與我們分享了創立卡塔文化工作室的心路歷程,但同時也從不同文化的角度來思考現行的市場制度,關於品牌化、銷售通路等,是否都是一個以漢文化為主的思考邏輯,若使用同樣的方式來販賣原住民婦女的產品,存在著文化會逐漸消失的危機,所以林執行長認為,我們應該要自己做製作者,保留支微末節的細節,保留文化,讓傳統就是創新,讓傳統就是時尚。印花樂創辦人沈亦妤除了提到自己創業時期的艱辛以及選擇,同時也分享了,為何他們要與原住民婦女合作,就是來自於她們對於自己的創作的理念,要以設計提醒人們關注尋常的、正在消逝的事物,西部的輔導者來來去去,而尊重要一直存在品牌的核心價值裡。林春鳳老師在問題討論中提到大家都好喜歡幫助原住民,有時候根本就沒仔細看人家,就只是一昧的想要幫助,用同一套系統來幫助原住民,用同一套想像來界定原住民。我們總覺得需要幫助的人就是悲情的,馨工坊的曹宜蓁主任則希望帶給我們不同的想法,馨工坊希望創造的並不是一個讓婦女依靠的地方,而是創造一個婦女的友善職場,在此,這些婦女可以自立、自己發聲,相信自己可以破繭而出。
從三位講者的演講中,我們可以看到,原住民婦女的議題是經濟、文化、族群、性別等各種議題交錯的結果,我們期待藉由社會企業,可以看到她們的多元性同時也讓這個經濟體系,因她們而有更多不同的可能!
最後,這股社會企業風潮在這幾年也對臺灣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除了許多公益非營利組織積極轉型投入社會企業發展外,也有許多具統合、研究與輔導的平臺應運而生。本會希望可以導引這些能量豐沛的社會力,成為婦女經濟力之一環,使更多的婦女得到照顧及自立,提昇其經濟生活,呼應「舊金山宣言」以推動亞太地區經濟成長為目標,透過國內外成功案例的經營知識分享,協助更多以發展「社會企業」為志業的婦女創業家。
本活動講者簡報檔,請至婦女聯合網站下載。
前往下載。 |

Donna Morton / First Power

梁玲菁/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

Gwendolyn Floyd / Sokoshop

吳佳玲/有田有米工作室

吳東傑/綠色陣線協會

魏婉如/優雅農夫田園野趣

林春鳳/台灣原住民族產業經濟發展協會

左:沈奕妤/印花樂
右:曹宜蓁/勵馨基金會花蓮服務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