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社會企業世界論壇紀實
本文作者: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研究員張琬琪
.png)
社會企業世界論壇(Social Enterprise World Forum ,以下簡稱SEWF)為國際社會企業領域的一大盛事,每年的論壇總聚集了全球各地社會企業生態圈的相關從業人員、專家學者等,透過彼此分享交流創造社會影響力與改變的價值。該論壇濫觴始於2008年,於英國愛丁堡舉辦,至今已邁入第八個年頭。在經過五大洲(2009澳洲墨爾本、2010年美國舊金山、2011年南非約翰尼斯堡、201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2013年加拿大卡加利及2014年韓國首爾)巡迴舉辦後,今年重返歐洲,於7月1日至3日在義大利米蘭召開,由長期致力於發展社會企業以協助第三世界國家發展的ACRA-CCS基金會主辦。
面對全球性的社會變遷,例如:貧富差距極化、氣候變遷、糧食安全以及青年失業等問題,主辦單位將論壇主題定為「扶植新經濟」(Growing a new economy),並從以下幾個子題切入討論,包括:社會企業發展之生態體系、影響力投資、社會企業在「消除貧窮」中扮演的角色、食物與農業
,透過社企餵飽全球、如何為社會企業設計有效的溝通管道等,並將青年與社會企業設定為跨領域主題。綜觀主辦單位的主題與議程設定,不難發現本屆論壇重點為「透過扶持社會企業躋升主流經濟,以弭平區域發展不均、糧食安全問題以及普遍存在於各國的世代資源不平衡的狀況」。
2015 SEWF會期適逢米蘭世界博覽會(以下簡稱世博),又論壇子題恰巧與本屆世博主題[1]相呼應,因此主辦單位受世博贊助,將7月1日的論壇開幕式移師世博會場的大禮堂舉行;而接下來兩日的論壇則回到SEWF主會場-米蘭傳播與語言大學(Università di comunicazione e lingue, 以下簡稱IULM)舉辦。綜觀今年SEWF的議程安排,短短3天,包括了3場專題演講、6場座談、9場平行座談和25場平行工作坊。主辦單位巧妙地帶領與會者由淺入深,先從宏觀的角度論社會企業,提供社會企業最佳案例分享;再進入以大會設定的子題為討論主軸的平行座談或工作坊,提供與會者更專業與細節的討論空間;最後則以青年與社會企業為主題,為論壇畫下具有永續發展意義的完美句點。
7月1日,論壇第一天是三天論壇當中唯一沒有平行論壇,所有與會者一同全程參與的時刻,因此主辦單位安排了較為概論性的講演內容。在開幕致詞後,3場專題演講搭配3場座談緊接登場,其談論主題分別為:政府與社會企業、義大利社會企業最佳範例分享、世界各地社會企業最佳案例分享。以下分享兩場令筆者印象深刻的場次:
專題演講:Reframing Progress: Social Progress Index

講者開場即開宗明義指出,我們用以衡量一國發展程度的成長的指標-國民生產毛額(GDP)基本上僅關注經濟層面的發展,而忽略了社會成長的面向。因此使得大多數國家的發展政策過度強調經濟的成長,而偏廢了社會安全網絡的建構。導致隨著經濟成長而衍生的社會問題,阻礙了國家進一步的發展。講者呼籲,在衡量各國發展程度時應納「社會進步指標」(Social Progress Index[2] ),確保各國在追求國家發展時,能同時重視社會層面的成長,以達成全面性的發展。
英國社企案例分享:hiSbe
「Good Food Affordable」是hiSbe經營理念。hiSbe是英國一家提供當季、當地食品的超級市場,由一對姊妹
Ruth and Amy Anslow所創立。這個超級市場成立,從一個部落格的倡議開始,藉由群眾募資的方式籌措創業資金,發展至今成為英國良心食品業的典範。hiSbe強調與在地的連結,在開設第一家超市時,她們與超市預定地的社區居民對談,了解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與和所有供應商保持良好的溝通管道,確保雙方沒有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憑著用心經營與客戶、供應商暢通的溝通管道,實踐了hiSbe成立之初所希望的「Good Food Affordable」的理想。
論壇第二天到第三天上午的議程是最為緊湊且紮實的,上述的9場平行座談與25場工作坊,全都結集在這1.5天內完成。討論的主題以大會所設定的子題為框架,內容豐富多元,礙於篇幅限制,筆者以下簡要分享兩個場次:
基金會改變策略,從提供補助轉為支持社會企業
該場次邀請到數個基金會的工作者說明其基金會如何從單純提供補助,到提供貸款再到投資社會企業,以形成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生態。荷蘭DONE基金會的Nina Tellegen女士分享了DOEN所投資的社企案例,其中一個名為Brewery de Prael的荷蘭釀酒公司非常特別,他們提供遊民到釀酒公司服務的工作機會,原本擔心讓遊民在工作中接近酒精是否會造成,沒想到他們反而因為工作的內容是他們喜愛的東西,而認真工作,擺脫遊民身份。
挑戰玻璃天花板-為何女性在社企發光發熱
義大利非營利組織PianoC的Riccarda Zezza女士在該場次的發表中,提供與會者一個反向思考的起點。她提到,每當討論女性如何突破職場玻璃
天花板時,總是在既有的制度下,檢視相關政策與規定,但如果這個制度本身的出發點就是以男性為主呢?講者以自身的職涯經驗提醒我們,婦女難道一定要在家庭與職業中二選一嗎?如果我們希望同時擁有職業和母職呢?因此,講者在義大利發起「maam (motherhood as a master)計畫」,積極倡議,目標是改變大家對於母職的看法,將其視為職場優勢;並同時提供婦女二度就業機會協助以及相關培力課程等。
7月3日下午,進入論壇的尾聲,最後2場座談會主辦單位邀請到尤努斯教授,首先與英國Divine巧
克力公司的Sophi Tranchell女士討論有關社會企業是否應該營利;再與世界各地的青年社會企業創業家對話,為論壇畫下完美的句點。
除了上述的正式議程外,今年的論壇周邊活動也相當豐富。包括:參觀頗具歷史意義的卡拉斯劇院,以及觀看奧賽羅歌劇排演、社會企業攤位展示、晨跑活動、小型演唱會、最後一天的傍晚文化交流散步行程等等。主辦單位更提供多達6種社企參訪路線,積極推廣義大利的社會企業。
本會延續去年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創新中心之合作,今年持續擔任我代表團之幕僚單位,除負責製作我代表團相關文宣品;協助勞動部處理相關團務工作外,亦擔任代表團參與大會攤位展示之總策劃。今年一同前往米蘭參與社會企業世界論壇之我國代表團成員共87位,分別來自46個不同的單位,包括公、私部門以及民間組織,其中17個單位參與攤位展示,兩天的展示期間,吸引不少的與會者至展攤與我團員交流,提高我國社會企業在論壇期間的曝光率。


----------------
[1] 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
[2] 有關Social Progress Index細節介紹,請參考大會官方網站提供資訊:http://sewf2015.org/wp-content/uploads/2015/07/Keynote_Green.pdf